扬州壹点文创街区

  • 建筑类型: 城市综合体、办公建筑、商业建筑、...
  • 建筑规模:7000㎡
  • 设计内容: 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建筑...
  • 项目地点:江苏 扬州
  • 设计周期: 2017 -2018

浮现的物体——新与旧的对话


我们将巨大的建筑体切开,剥离,剔除那些冗余的部分,将必须的公共空间体系建立起来。第一刀自然动在了在中轴上,我们拆除了上一次改造中违章搭建的各层楼板,只保留了原有的梁柱和三层屋顶,并在屋顶植入了三个3米见方的玻璃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其中。由此我们在建筑的中心部位得到了一个贯通南北的三层通高空间,外部则横空插入一个漂浮的由锈钢板包裹的悬挑体量来指示和强调这一空间的存在。我们既可以将南侧运河边闲逛的市民导入到北侧商业空间以及我们的建筑中,又可以将北侧的城市居民导入到大王庙和运河边。通过这条有仪式感的流线,单体建筑的体验感得以大幅提升,南北冲突的城市空间关系也被消化缓和到一个舒适的体验中。原始的建筑,前次加建的混凝土梁柱屋顶体系与这次新加的玻璃天窗和不锈钢幕墙以一种互相尊重的态度并置在同一空间中,展开了一段新老的对话。建筑外环的各个出口处也同样使用了锈钢板体量包裹,形成外部统一又醒目的效果。

 




浮现的质感——庙堂运河边的材料运用


为了强化呼应原始的坡屋顶建筑,我们在外部挑出的中轴体量采用了锈钢板,锈蚀的质感和原本的灰砖立面形成了醒目的反差。通过锈钢板这种“动态”的材料,新老材料一起慢慢留下岁月的变化和痕迹。新旧之间的戏剧化的对比与协调的关系为整个项目奠定了基调。不同于建筑外部的悬挑带来充满“重量感”的漂浮,在三层的室内空间中,我们想体现的则是相反的“轻”之漂浮。因为原有的空间被巨大的斜屋顶所笼罩,再加上深灰色的巨大混凝土结构梁,如果空间再加重色调无疑会是种负担,所以我们在这里大量的采用了聚碳酸酯板的材质,在灯光与自然光的配合下带来一种轻盈的漂浮感,在三楼最大的中心庭院中,我们将原有洞口扩大,并使用蓝绿色材质将院子的各个洞口包裹,将光线从四面八方引入进来,带来一种明亮与深邃工业空间对比下的漂浮感。这些植入的轻质的盒子,提供了人们活动与休憩的一个软界面,使人们可以与原有粗粝的内部空间进行接触。





浮现的生活——

在运河这个强烈地域性的背景下,我们小心又大胆的使用着各种材料,试图建立一种建筑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多重叠合和的对话,带来一点点仪式感,一点点细腻,让原本就美好的场所重新浮现出原本就潜藏着的美好古都新生活的画卷。